家乡的年味作文

时间:2025-07-02 19:26:05
家乡的年味作文精选15篇

家乡的年味作文精选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年味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的年味作文1

快要过年了。老人们都按照习俗操办一些年货。今天,我和妈妈去帮姥姥,姥爷做麻花。

做麻花主要就是搓和炸。姥爷让姥姥搓,自己去炸。可姥姥去不同意。原因是怕姥爷炸糊或是不熟。最后,姥爷同意了。于是,我,妈妈,姥爷三人负责搓麻花。姥姥自己负责炸麻花。姥姥给我们端来一盆面。姥爷把它们切成了一条一条的,妈妈和姥爷开始搓麻花了。我看着她们搓出来的麻花心里真是急啊。我边看边问姥爷怎么做。姥姥耐心地说:“把小块面搓成细长条,握住面的两头,向相反的方向搓。然后,提起两头面条会自然卷到一起,形成麻花拧劲状。”我边做边看姥爷做。姥爷也一次次耐心的教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次的实验。我终于成功学会了。我把搓好的麻花小心的放在手心里给姥爷看。姥爷乐呵呵的表扬我:“哦,哦,真不错,有点传统麻花的意思了。我外孙真聪明啊!”妈妈也复合“是啊,是啊,真不错啊!”终于学会了,我兴奋拿着自己搓的小麻花坐在沙发上。开始漫不经心的为自己的小麻花编了首歌谣:“都说麻花儿香,香里带着甜,都说麻花甜,甜里透着香……”我的歌声引来姥爷的赞许声和笑声。

我忽然感觉姥姥一个人在厨房挺孤单的,就拿着搓好的麻花。去找姥姥了。看着姥姥熟练的把麻花放油锅里,那小麻花在油锅里上下翻滚。一会就变成金黄色。我心里痒痒的。就问姥姥能不能让我也炸上一根姥姥开始说不行,因为怕我被油烫,说要过年了。可姥姥哪能经起我的软磨硬泡。最后,姥姥教我:“要贴着锅边慢慢的放进去,一定不要往里用力扔。那样会溅起油花的。”我按着姥姥的方法。慢慢的将一根麻花放进油里。我继续往里放。放了几根之后,姥姥叫我停下了。说不能放一子放太多。一会我放的麻花就飘了起来。一会就变黄了。等它一出锅。我就拿出姥爷和妈妈尝尝。看着姥爷和妈妈都十分高兴。我也特别高兴,我看搓成长条的面,真的像长胡子。就将它贴在了鼻子下面。做成了白胡子。大家被我的幼稚举动笑的前仰后合,连平时沉默寡言的姥爷,此时也荡漾着无尽的笑容。最后,连我自己都被逗乐了……

这次帮姥姥炸麻花。我学会了好多东西。我决定去建意奶奶也炸麻花。因为,这麻花炸出了欢乐。炸出了知识。炸出了团圆。

家乡的年味作文2

喝完腊八节的那碗腊八粥,就进入春节了。

腊月二十,大人们都已经准备好了年货,就可以开始做米泡糖了。

米泡糖又叫切白糖,有俗谚曰:“切白糖,担白糖,娘想囡来囡想娘。白糖切好好过年,份份人家福寿长。”米泡糖代表了亲情、平安、长寿。

秋天收好的糯米稻谷在腊月初就已经被蒸好,晾干。待到二十,有些店铺已经关了门,平时安静的小巷已经热闹起来的时候,便可以用细小的沙石炒晾干的糯米稻谷了。浓浓的米香引来了我们一群嘴馋的孩子,在大炒锅边来回溜达。“奶奶,米泡糖什么时候才能做好?”“你急什么呀,这才刚刚开始,大概还要个三四天吧!”奶奶笑着回答。看着那扁扁的米渐渐变成了一颗颗白胖子,我早已经心急如焚。

“米泡”做好后便是“切白糖”,爷爷花很多的时间熬麦芽糖,熬成满意的粘稠状,然后在一个专用的木桶里倒进米泡、事先炒香的花生米、芝麻,再加上些油炸的地瓜干丝,把熬好的麦芽糖倒进去使劲搅拌均匀,倒到一个木头框框的模子,用一个滚子压紧,压实,慢慢等待,冷却。一般这个时候,我们孩子们已经开始着急的不行了,围着切白糖的台子,香香甜甜,满嘴酥脆的米泡糖实在是诱人。每次切白糖,爷爷都会把一圈的边角切下来废弃,而这些“边角料”就是我们孩子们围着期待的最好奖赏。刚刚切好的糖,温温的,松脆松脆的,这就是我们年年期待的美味。

爷爷把糖切成一小条一小条,分成一块块,一框切好,全家人便围成一桌,用花花绿绿的糖纸,把米泡糖包好。奶奶这个时候会和很耐心的教我们,怎么样包的平整,美观。“今年的米泡糖很香,很脆,切的平平整整,来年是个好运年!”奶奶满怀欢喜的对我们说,“嗯,我们新年考个好成绩!”我满足的望着奶奶。

是啊,家乡的米泡糖,年年寄托了奶奶对我们祝福和期待,新的一年,又是红红火火的一年。

家乡的年味作文3

寒假中的许多时间我都草草地虚度过去,唯有过年那几天我是真真切切度过去。

愈利年关,过年味儿愈浓。

排在年味儿之首就是那一阵阵浓郁的鞭炮味。从地上忽然飞向天空就是那一个个花炮,垂直地飞向天空,以一种傲慢的姿态在天空中绽放,闪现出一个一个的“小星星”,转眼间又消失在黛蓝色的天空中。它完美地飞跃,完美地落下,完美地展示给我们看,又一颗接替它,在天空中绽开出一朵巨大、闪烁、晶亮的花朵,仿佛花朵上镶满了水钻,又消失了。吸吸空气,里面有氧气夹杂着那股硝烟味,虽不好闻,但是闻着闻着也习惯了,这股硝烟味还真是随处可闻呢。

年味儿之二当然要酒香味了,我们这城市虽不酿酒,但是十分钟爱喝酒。在过年这么重大的日子里,喝酒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家家户户会在过年的前夕准备上好的陈年老酒。在过年时,许多爱藏酒的人都会纷纷打开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也许只有在这种日子了,他们才会收敛自己对酒的吝啬。在过年,不管是会不会喝酒的人,都得沾沾酒气,这不,喝着喝着倒也能品出些这酒的好了。

饺子味在年味儿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北方人个性爱在过年时吃饺子。那肥中带瘦的馅,加上些料酒,那味儿真是让人口水流下三千尺。再在馅中加入葱、姜、蒜,那滋味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蒸煮完后,香味那真是扑鼻而来。一碗醋,一大碗饺子,可能还填不饱肚子哩。吮吮饺子上的醋,一咬开饺子,又会有一股汁混着醋一齐流入口腔中。

仔细想想,其实年味儿很多。都饱含着新年的温馨完美。想象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边吃饭,虽有些挤,但是谁都互相夹菜,这种温馨只有在过年才能得到。

家乡的年味作文4

“ 太好了,太好了“!新年的脚步终于慢慢逼近了。

那天早上,我和妈妈准备大扫除,我还想把自己写的那幅端正的对联贴在门上, 我想这就是 过年开始的节奏吧 !妈妈 拿起了拖把,把地面拖得一干二净,似乎都可以映出我的影子呢!我把还穿着旧衣服的大门换上了新衣,还给它带上了一些”头饰“ 那刻我真觉得我真像个化妆师,妈妈就像个创意师,她把许多的红包袋都系上棉线,然后高高低低的挂在了一瓶装有我和妈妈在秋天就收集来的小树枝上,顿时树枝充满了生机,看上去火红火红的,很有过年的喜庆和热闹的色彩。

中午的时候,我和妈妈去超市里去置办年货,”哇!“我睁大了眼睛长大了嘴巴,超市里似乎一下子多了许多红色包装的物品,超市的墙上挂了一串串的鞭炮,我在想这些鞭炮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它会不会爆炸啊 ……此处隐藏5100个字……,“啊,我吃到硬币了!”边说边慢慢吐出了一枚硬币。

全场一阵惊呼,大伯娘笑着说:“包了硬币的汤圆总共就三个,吃到的人今年运气好!还剩两个,看你们谁运气好!”

大伯娘还没说完,二哥“哎——”了一声,他也从嘴里拿出了一枚硬币,喜滋滋地举给我们看,好像在说“我今年一定走好运!”

兄弟仨就剩我没吃到了!原本只吃肉馅儿和豆沙馅儿汤圆的我,也开始拼命吃其他馅儿的汤圆,可我整整吃了两碗汤圆,幸运女神也没眷顾我……那最后一个“幸运汤圆”被二伯娘吃到了。我羡慕地看着她,她完全明白了我的心情,把硬币推到我面前,说:“这叫‘传递好运’,祝你新的一年健康成长,学习进步!”

在“海纳百川”的现代昆山,我能吃到五湖四海的美味,可是饱含着长辈祝福的米酒汤圆的味道才是我心目中家乡的年味,也是最美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作文13

快过年了,太爷、太祖母一直盼望着我们回老家过年。我打小在那里度过无数个热闹传统的春节,喜欢一大家子放烟花鞭炮,所以每逢春节都有好几堆不同种类的炮竹等着我们回家。

今年天格外冷我缩在空调房里怕出来。一直到大年三十前两天,才被太爷打来的电话风尘仆仆地催回老家。这儿几条街的小孩儿全是我儿时的挚友,老老小小都认得。看见我们拉着一车子年货礼品回来,眼里都闪着羡慕的光直说太爷、太祖母有福气。我听着有些愧疚。

台太祖母知道我们到了早已召集了全家准备好了春节地各项安排,成堆地炮竹也已堆在了大院子里。我看到两位老人脸上红润地光。晚上内屋、堂屋里坐了两大桌六婆婆仍不停在厨房里忙着,太爷、太祖母被儿女子孙位坐在中间,不说话也不动筷子只是用目光深情地在每一张宸熟稚嫩地脸上抚摸,傻傻地笑。吃晚饭,放鞭炮了,我怕外面风大,执意要在屋里看,也只是呆呆地看着,老人眼中有些黯淡。晚上,我们被安排到条件最好地一间房里,我嘴里直喊冷。太祖母说:“有热水袋还冷?”我随口回了句:“哪有空调暖和?还没电热毯。”第二天,吃着太爷买来地全家乡最好地包子,太爷勉强问:“你们要不明天回家?别冻着了。”说罢,转身进了里屋。我地心也被抽了一下。

晚上,我执意要到外面把剩下地几堆炮竹放完。太爷、太祖母先是一愣,继而眼里洒满亮光,忙乎乎地一一打电话叫了几家子一起来。烟花在低空中绚烂,鞭炮声在耳旁畔回荡,我在院中手舞足蹈,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地味道。太祖母又说:“放炮竹可以驱散晦气,吓跑邪鬼。”这话虽是往年太祖母同样地叮嘱,却寄托了太祖母对子孙后代年年地嘱托,并祝福和希望老人仍开心地说着,唠唠叨叨。依稀地,一个小女孩儿正搂着老人地脖颈,是儿时地光啊,那老人怀念地旧时光。老人沉醉在那时光里。忽而,太祖母喃喃道:“前些年我害了大病差点就看不到你们了。”我惊愕在那里,家乡里没有人告诉过我。“人啊!”老人又沉沉哀叹。我地心像被烟花末烫了一下。

儿时,与太爷、太祖母在炮竹烟花中相守地时光,一生中能有多少啊?我决计要在家乡多留几天,好好把握在家乡地时光,好好欣赏家乡地炮竹,好好珍惜来自家乡地爱。

家乡的年味作文14

“5,4,3,2,1!过年啦!”全家人齐声欢呼,窗外的礼花和鞭炮齐刷刷地响了起来,更增添了许多热闹的气氛。第一次在北方过年,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更有着大大的好奇:北方是怎样过年的呢?

“奕雯,快来,过来磕头!”我正想着,哥哥就用清亮的嗓音叫我过去。“哥哥,为什么要磕头?给谁磕头?磕几个?”我边走边问。“奕雯小同学,又开始变成‘十万个为什么’了?”哥哥一边说着一边哈哈大笑。“磕头呀,是北方过年的一大习俗。每逢过年,大家同姓氏的小一辈要给祖先磕头,还要给老辈磕头,感谢他们给予了大家生命。而磕几个则是最重要、最讲究的。一般在祭奠祖先时,大家要磕三个头;在给老辈磕头时,每人只需磕一个。”“噢,”我像明白了什么大道理似的,用力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啊!”

磕完了头,已是一点多,大家都有点困了。在放完了除夕夜的鞭炮后,都回家美滋滋的睡上了一觉。

“呼——”我伸了个懒腰,一看钟,才7点,再睡会吧!我又准备继续呼呼大睡。奶奶看看我,笑着说:“奕雯,别睡了,你看,大家都到齐了——”奶奶指了指门口。哇,这阵势可真大,大家五大家子都到齐了,一共有21人之多。我利索地穿好了衣服,跳下床和亲戚们热情地拥抱。大年初一,真热闹!“奕雯,快,你看奶奶在做花馍呢!”大姑说。“花馍?”这次,我憋住了一连串的问题,好奇地过去看奶奶做花馍。呀,原来是个大馒头!这个大馒头和盘子一般大小。奶奶在馒头顶上用面捏了一只美丽的花凤凰,那凤凰高贵优雅,栩栩如生,欲展翅高飞,仿佛在祝福大家。奶奶真不愧是做花馍的高手。奶奶告诉我,花馍是用来祭奠祖先的,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个大大的花馍。

你看,我家乡的年味是不是很重呢?磕头,祭祀,做花馍……样样都无比新鲜。这次过年,可满足了我这个“好奇宝宝”了。

家乡的年味作文15

华灯初上,灯火通明。早春的花街上,人头涌动。叫卖声,砍价声,欢笑声在明朗的夜晚交织成了一部和谐的交响曲。大街上,麦田边,华丽绚烂的烟火带着人们美好的祝愿飞上天空,在空中尽显它那美丽的舞姿。今晚,人们将彻夜不眠,迎接那新年的第一声钟响。

家乡的年味,永远是最浓的;家乡的年味,永远是最亲的;家乡的年味,永远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

踏上归途

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天还未亮,我和父母就踏上了归家的旅程。从东莞到我的老家大概有七百多公里的距离吧,我们大概需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

经过了漫长的车程,我们终于在次日的14点到达了李家村。一回到村子,爷爷奶奶便开始忙活了起来:老家的气温只有几度,而我们只穿了几件单薄的衬衫。于是奶奶便去拿衣服和暖炉给我们。爷爷拿出了一大卷火红的爆竹,走到了门口。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我们回到了老家。

去访祖堂

第二天一早,父亲便早早地叫醒了我,说是家中的男性都要去祖堂给老祖宗上柱香。我还从未去过祖堂呢,于是便兴致勃勃地与父亲去了。

走在村中那条唯一的水泥路上,我听见前方的鞭炮声接连不断。走到祖堂,便发现这儿烟雾缭绕,地面上铺满了鞭炮碎屑。祖堂内,有许多村民络绎不绝地去祭拜祖宗。要想让祖宗保佑你一生平安,就得先磕三个头,上三炷香,再磕三个头。这是我们老家的传统习俗。祖堂的里墙上挂着一张捐款明细表。上面写着全村村民捐款修祖堂的金额。我看到父亲捐的款是全村最多的。父亲看到我在看那张表,对我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不能忘本。”

吃年夜饭

每一家过年年夜饭总是一年之中最丰盛的,我的老家也不例外。但我的父亲讲究健康,所以今年的年夜饭不免多了几盘绿色食品。在我的家乡,猪脚和猪蹄膀是绝对必不可少的东西。餐桌上,众人举杯共庆新年,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平常文绉绉的人到了餐桌上自然也免不了几分豪爽之情。

终要离别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终于要离开家乡,回到东莞了。这次家乡之旅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但却给了我许多深深的回忆。

我带着这份回忆,开始了新一年的学习……

《家乡的年味作文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