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中班教案范文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活动设计背景
美丽的果园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游戏、动手操作来复习巩固10以内的数字认读。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灵敏的思维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 幼儿认识1-10的数字。
2. 2幼儿通过学习会实际操作与应用。
活动准备
1、教具
⑴教学课件(第一幅图出现10个小数字人物化舞蹈的情形,第二副至最后一幅依次出现1-10 ,每幅画出现一个数字)
⑵1——10的数字头饰。
⑶用废旧的纸盒做立体的小火车一列(要有10个车厢,并且把10个数字依次贴在车厢上)10种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张。
2、学具
幼儿每人一支胶棒,一套10种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套,1—10数字卡片各一套 ,一列平面的地小火车(10节车厢,在每节车厢上刻一条缝,让幼儿能把水果卡片插进去)
活动过程
一、看电视了
1、教师引起幼儿看电视的兴趣
2、教师演示课件第一幅图,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些数字娃娃,并且说出数字的名字。
3、依次演示课件其他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上的数字,并且说出与数字对应的象形,如:1像铅笔、2像小鸭。加深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二、数字娃娃来和我们做游戏了
1、引导幼儿参与和数字娃娃做游戏。
2、10个小朋友分别戴上1—10的数字头饰,走进活动室,分别自我介绍自己是数字娃娃1—10。
3、全体幼儿认读数字娃娃头饰上的数字。
4、玩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
游戏过程:教师找一名幼儿找出教师所说数字娃娃的名字,找对了,数字娃娃把头饰送给找对自己的小朋友,并且说:“对,我的名字是x(数字),我把头饰送给你,我们是好朋友。”然后一起回到座位上。游戏持续到数字娃娃全部找到好朋友为止。
三、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大家快来运水果吧。
师:果园里的水果都熟透了,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运水果?(火车)对,是火车,再看看老师带来的火车厢上有什么?(数字)
1、请幼儿一起复习火车厢上的数字1—10。
2、出示水果卡片,请幼儿将水果卡片放入教师规定的数字车厢里,如教师说把苹果装入6号车厢里,上来的幼儿便将苹果卡片插入6号车厢内。直道将水果卡片全部放入车厢。
3、教师说出水果名,幼儿回答在几号车厢内。
4、教师说出车厢号,幼儿说出车厢里装的是什么水果。反复练习,加深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四、小朋友都来运水果了。
1、发给幼儿学具,让幼儿按顺序粘贴数字,靠近火车头的第一节车厢上贴数字“1”,最后一节车厢上贴数字“10”,中间依次排开。
2、要求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将水果卡片插入相应的车厢里。教师作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复习了数字还玩的很开心。在玩中学这让幼儿整堂课下来都感到轻松和愉快,活动过程中幼儿积极的配合使得教学进行的很顺利。
中班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在欣赏、理解歌曲的基础上,了解春天植物的生长变化。
2.幼儿尝试用声音的轻响表示歌曲的强弱。
活动准备:
音乐、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导入:春天来了,春雨沙沙沙下个不停。
1.听听,春雨的声音?
2.幼儿模仿春雨的声音。(轻柔)
二、欣赏歌曲
1.分段欣赏
种子在说什么?
小结:(第一段)哎呦呦,雨水真甜,哎呦呦,我要发芽。(第二段)哎呦呦,我要出土,哎呦呦,我要长大。
2.完整欣赏
出示图片,一起有节奏地念歌词。
三、学唱歌曲
1.集体看着图片演唱
注意演唱时的站姿、口型。
2.老师范唱
听听,种子是怎么说话的?(轻声地还是响亮地)
小结:种子在土里快乐的,轻声地说话。当种子钻出土地,他响亮地说话。
3.集体演唱
用声音的轻响表现种子在土里和钻出土后的说话声。
中班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了解啄木鸟医生的特点。
2、通过故事了解啄木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活动准备:故事挂图;种鸟的图片、图书、啄木鸟、猫头鹰、喜鹊的标本或挂图;自制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练习讲故事,故事的名字是小苹果树请医生。(板书课题)
提问:读了课题,你有问题吗?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故事中。
二、看图说话,练习讲故事。
1、出示挂图,让学生先看看有几幅图,找出顺序。
2、指导仔细看图,练习说话。
3、老师问题激发孩子用心看图找答案:
(1)小苹果树为什么要请医生?
(2)小苹果树请了哪些医生?那些医生为什么没办法给老苹果树治病?
(3)小苹果树分别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4)啄木鸟医生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三、讲故事,演故事。
1、出示挂图1(哭泣的老苹果树和小苹果树)。
提问:知道老苹果树为什么哭吗?(树叶发黄,生病了)
引导幼儿想象老苹果树和小苹果树的对话。
2、小苹果树请医生
(1)讲故事“一只小喜鹊飞来”……“小苹果树又失望的低下了头,不说话了。”
分别出示喜鹊、猫头鹰插图。
提问:“喜鹊、猫头鹰分别和小苹果树之间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并猜他们此时的心情怎样?
(2)讲故事“第二天,……结出了一个个又大又甜的苹果来。
提问:A、“是谁治好了老苹果树的病?它是怎样治病的?”
B、“为什么喜鹊和猫头鹰不能为老苹果树治好病?只有啄木鸟才能?”
引导孩子复述啄木鸟捉虫子的神态,并用语言表达:“用爪子抓紧树干,用尾巴撑住身子,用坚硬的嘴在树干上使劲的敲起来。”“把坏的树皮啄掉, ……此处隐藏1759个字……和角色形象特点,掌握故事中描述声音的象声词。②做事要细心,学习小乌龟宽容待人。从制定的目标来看,第一条是知识目标,第二条是情感、态度目标,因为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特别强调要侧重幼儿审美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及想象力方面的培养,感觉这个目标比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要求,定位比较准确。活动重点是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掌握描述声音的象声词;难点是做事要细心,懂得宽容待人。
从今天执教的情况来看,王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始终能够围绕活动目标,环环相扣,重点比较突出,活动目标基本实现。
在第一个环节中,教师用谈话的形式,设置悬念导入活动,激发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想知道结果的迫切心情,这样就一下子抓住了幼儿的兴奋点,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听故事,能够很快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在第二个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线索和主要情节。这是本活动的重点,应该围绕着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感知理解象声词(目标1)来进行。
在文学作品第一层次的学习中,应把重点放在理解故事上。王老师运用的PPT课件比较直观,通过观看课件,运用提问的方式,把幼儿带入美丽、清新的大自然中,使幼儿能够理解故事的意境,感知自然界中的各种声响,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幼儿兴趣浓厚。在教师的循序渐进的提问中,幼儿基本上理解了故事的线索和主要情节,解决了活动重点。
但在这一环节中,①感知理解象声词“呼呼呼”、“哗哗哗”和“哒哒哒”时让幼儿学一学,做一做,说一说,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效果均可,但若要借助声音,视听结合效果会更好。②提问是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中一种最直接、最常用的师幼交流的方式。从王老师设计的理解故事情节时的提问来看还欠启发性,啰嗦,平行性的问题多,递进性的问题少。③呈现三种画面的方式缺乏变化。
在第三个环节中,通过完整欣赏,分析角色的形象特点,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第二层次理解体验作品)这一环节是活动的难点,但总体感觉分析理解角色的形象特点还欠火候,体验角色的形象还不够。应该在完整欣赏完第二遍故事后,可设计一些体验性的小游戏,或体验模仿故事中小松鼠、小乌龟的形象等来突破难点,完成第二层次的理解体验作品,然后再过渡到讨论。
在第四环节中,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如果你是小乌龟,还会带小松鼠去哪里?”让幼儿讨论,以拓展幼儿想象,引发幼儿新的思考,为续编做准备。(第三层次迁移作品经验的前奏)但在这一环节中,采用讨论法比较好,但教师要参与其中,以启发引导幼儿。感觉教师参与不够,幼儿讨论不充分。本活动也可设计成两课时的活动,用画笔记录下来要去的地方后续编故事。
本活动最大的亮点:
活动环节设计的比较合理,步骤清晰,层层递进,重点突出。教师教态自然,有极强的亲和力,语言素质好,讲故事生动有趣,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兴趣浓。
给本活动的建议:
1、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幼儿的语言表达,每当提出一个问题后应让幼儿多说、充分说。
2、教师设计的提问要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和思考,要富有启发性。
3、“做事要细心,学习小乌龟宽容待人。”这一目标完成欠,突破难点体现不充分。分析挖掘人物的角色特点还应再深、再透,师幼互动再加强。
4、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目的不在于通过文学作品进行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而是更侧重幼儿审美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想象力方面的培养,因而不要有说教的痕迹。
中班教案 篇7设计意图:
有的家长反映幼儿在家最爱吃糖和甜食,没能养成坚持早晚刷牙,不注意口腔卫生等不良习惯。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贪吃,自我控制能力发展不完善,导致很多幼儿存在龋齿的问题,因此幼儿园的牙齿健康教育很重要。此次教育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采用幼儿熟悉的故事,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和注意力,让幼儿充分认识到牙齿的重要性,从而学会保护牙齿,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龋齿的原因及龋齿的危害。
2、教育幼儿牙齿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知道保护它。
3、帮助幼儿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电脑、录音机、动画软件。
2、小牙刷、茶杯。
经验准备:对牙齿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猜迷,引出课题,复习牙齿的作用:
1、猜谜语。健康卫士穿白衣,上下两排真整齐,口中饭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
2、出示牙齿模型,复习了解牙齿的作用。
小结:方方的牙齿可以切断食物,尖尖的牙齿可以撕拉食物,扁扁厚厚的牙齿把食物磨碎。它们各有各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把食物嚼碎,吸收有营养的食物,使我们的身体长的健康结实。
二、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1、看电脑动画,提问:小明的牙齿为什么会疼?
2、边看边了解引起龋齿的原因。
(1)吃了东西就去睡觉。(结合PPT)
(2)小细菌"小红脸、小蓝脸"在牙齿里住下做坏事。
(3)牙齿就会变成什么样子?(结合PPT了解龋齿)
三、请幼儿大胆谈一谈。
"小红脸、小蓝脸"有没有找过你们?引导幼儿结合经验谈一谈自己身边得龋齿的感受,了解龋齿的危害。
小结:爱吃甜食,吃过东西就去睡觉,不爱刷牙的小朋友,细菌就会在他的牙齿里住下来,把牙齿弄黑、弄坏,弄成小洞。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咀嚼食物,而且还很疼,影响我们吃饭睡觉,说话也不清楚,牙齿也变得不好看了。
四、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牙齿。
1、怎样将"小红脸、小蓝脸"赶走?(念刷牙歌、教小明正确的刷牙的方法)
2、怎样才能不让它们再来?
小结:牙齿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保护牙齿。每天早上和睡觉前要刷牙,刷牙方法要正确,吃完饭要漱口,保持牙齿的清洁,还要少吃甜食,这样才能赶走"小红脸、小蓝脸"这些小细菌。如果牙齿有了小洞,要及时补起来,不要让小细菌再来。
五、介绍全国爱牙日,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介绍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丰富幼儿的见解。
活动延伸:
1、在认识区中,放置一些和预防龋齿有关的正确与错误行为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并说说"为什么",知道保护牙齿的正确方法。
2、在表演区中,组织幼儿观看中学习刷牙的课程、
活动反思:
动画软件"小红脸、小蓝脸"是根据龋齿形成的原因和危害编成童话故事,将腐蚀牙齿的细菌起名为"小红脸、小蓝脸",让幼儿边听边看,从中得到教育。在幼儿进餐以后,组织幼儿漱口,并教会幼儿漱口的正确方法。建议家长提醒自己的孩子在每天睡觉前,起床后刷牙,并督促进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刷牙。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少吃甜食。多用牙齿咀嚼食物,锻炼我们的牙齿,让它们变得更坚硬。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