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中班音乐教案十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音乐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旋律结构及乐曲的不同性质,根据故事选择合适的音乐,体验感知、联想、参与的愉快。
2、按音乐的实际结构、性质,随音乐表演、体验想象、创造和表演的快乐。
3、学习表演中合理分配空间,相互交流、配合,体会有秩序的游戏和合作的乐趣。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小老鼠和啤酒桶》、编辑好的纯音乐:摇篮曲、啤酒桶波尔卡选段。
2.小老鼠、啤酒桶图片各一张。
3.小仙女魔法棒一只。
活动重难点:
初步感知音乐的旋律结构及各个乐曲的不同性质,根据故事情节的特点与结构,选择合适的音乐,体验感知、联想、参与的愉快。
学习用表情和动作创造性地游戏,能按音乐的实际结构、性质,随音乐表演、体验想象、创造和表演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在一个地窖里,有一群小老鼠和一大排的啤酒桶,有一次他们发生了一件事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是什么事情。
2、完整欣赏一遍音乐。
3、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幼儿想象猜测。
4、那我们一起到地窖里仔细看看、听听吧!
二、分段欣赏
(一)引子的音乐《安静的地窖》。
1、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呢?
2、这个时候,小老鼠和啤酒桶应该在做什么事情呢?你能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
3、引导幼儿先学小老鼠坐在椅子上睡觉,再学啤酒桶抱成一团坐在地上睡觉。
(二)小老鼠跳舞的音乐
1、谁先出来跳舞的?小老鼠怎样跳舞的?它们很灵活,你能用动作来表现它们吗?
2、小老鼠跳舞的时候心情怎样?表情怎么样?
3、能用欢快的动作带表情表现小老鼠?
4、啤酒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它们的表情又会怎么样?你来做一做?
(三)小仙女施魔法的音乐
1、这个时候来了谁?小仙女施了魔法,啤酒桶发生了什么变化?
2、能用动作来模仿啤酒桶先长出头,然后长出手,脚,最后慢慢站起来的动作吗?啤酒桶很笨重,要慢慢的,跟着节奏。
(四)啤酒桶与小老鼠结伴跳舞的音乐
1、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你能和好朋友一起来表演吗?
2、分角色结伴创编舞蹈,教师引导幼儿用舞蹈动作表现出啤酒桶的笨重与小老鼠的轻巧灵活。
(五)啤酒桶失去魔法的音乐
1、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啤酒桶的魔法消失了,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呢?
2、鼓励幼儿跟着音乐缩回头、手、脚,最后抱在一团坐在地上。
(六)小老鼠与啤酒桶告别的音乐
1、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呢?
2、小老鼠也要回去了,它们和啤酒桶告别,你觉得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呢?
3、朋友告别时还可以说哪些话?小老鼠可以一边告别一边回到座位睡觉。
三、完整欣赏游戏音乐。
1、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遍音乐,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讲讲这个音乐故事,想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
2、你觉得这个音乐可以分成几段呢?每一段都讲了什么事情呢?
四、播放课件的游戏部分。
1、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听一听老师播放的音乐,讲的是第几段音乐的故事。
2、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结构和性质。
3、你们觉得是第几段的音乐呢?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
五、音乐游戏
1、小朋友们真能干,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小老鼠和啤酒桶的游戏,先请女孩子做小老鼠,男孩子做啤酒桶,可以运用我们刚才学到的动作来表现。
2、引导幼儿跟着音乐做相应的动作。(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表演)
3、幼儿思考并讨论:啤酒桶与小老鼠怎样才能配合得更好?引导幼儿知道动作一致,跟着节奏。
4、那我们再来试一试,男孩子这次做小老鼠,女孩子做啤酒桶,比比谁最棒。
5、交换角色表演游戏。
附故事《啤酒桶和小老鼠》
地窖里住着许多啤酒桶,它们长着胖胖的身体,圆圆的肚皮,可是它们没有脑袋,没有略膊,也没有腿。地窖里也住着许多小老鼠,它们长着小小的身体,小小的肚皮,小小脑袋,小小的胳膊,小小的腿。
夜晚到了,小老鼠出来跳舞唱歌,想让它们的啤酒桶朋友不感到寂寞。可是啤酒桶却一点也不开心,它们想和小老鼠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但它们没有脑袋,没有胳膊也没有腿。它们不能唱歌,也不能动,这可怎么办呢?
小老鼠请来了仙女,仙女举着仙杖说:"站起来吧!"啤酒桶长出了脑袋,长出了胳膊也长出了腿。啤酒桶慢慢站起来了。
仙女的仙杖奏出了快乐的舞曲,啤酒桶和小老鼠们快乐地随着音乐唱啊,跳啊。这是一个最最快乐的夜晚。
清晨的钟敲响了,公鸡在大声地叫着:"太阳,你快出来吧!"仙女对大家说:"再见!大家都应该去睡觉了。"啤酒桶的脑袋缩回去了,胳膊缩回去了,腿也缩回去了。啤酒桶们都躺下来,他们要睡觉了。
小老鼠们轻轻的对啤酒桶们说:"再见,亲爱的朋友!"
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以故事为载体,借助了孩子们所喜欢的童话故事为背景,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感受音乐旋律的美。通过音乐欣赏让幼儿学会安静认真地倾听,并能在欣赏过程中想象音乐形象,在想象的基础上用语言和肢体动作等,将音乐形象自主地表现出来。有效的强化了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启发幼儿感受理解音乐,并让幼儿在活跃的气氛中大胆用肢体表现音乐形象。整个活动都以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串成一条主线,孩子们借助故事的情节发展很自然轻松地理解了音乐形象,愉快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全世界约有三千多种老鼠,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
中班音乐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尝试结合生活经验对歌词进行简单的创编,在创编中感受歌唱的快乐。
3.萌发不做懒惰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家长给幼儿讲述一些懒惰与勤快的故事。 ……此处隐藏3588个字……中回味了幸福快乐的时光,希望快乐永远与我们相伴!让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到教室继续今天快乐的学习吧!
中班音乐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方法。
2、使幼儿知道唱歌时应该用最优美的声音唱。
3、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品质。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歌曲《劳动最光荣》
2、课件-图片:蜜蜂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律动:手挽花,要求幼儿用优美的动作进行表演
2、歌曲-大雨小雨
让幼儿用最好听的声音唱歌,注意唱大雨的声音时,应该声音大一点,唱小于的声音时唱的声音小一点。
二、展开
1、幼儿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出示图片-蜜蜂
提问:小蜜蜂是爱劳动的小动物吗?
请小朋友说说小蜜蜂是怎样爱劳动的?
教师:雄鸡一早就来唱歌,它特别的勤劳。小喜鹊在造新房,小蜜蜂在采蜜糖,他们都很勤劳。大家要向他们学习。
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歌曲呢,你听一听歌曲里面唱的什么,听出来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
2、教师完整的示范歌曲一遍
3、教师引导幼儿按歌曲的节奏说歌词两遍,幼儿听旋律,闭上眼睛轻轻的听,用身体的动作打节奏,直到幼儿熟悉。
4、让幼儿把歌词填到旋律里面,教师重点示范:附点音符的地方,让幼儿多唱,熟悉。
5、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表演歌曲
三、结束
音乐游戏:种葵花
幼儿在游戏中自然结束。
儿歌《劳动最光荣》
太阳光金亮亮
雄鸡唱三唱
花儿醒来了
鸟儿忙梳妆
小喜鹊造新房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因为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出发,从生活中选择了幼儿熟悉的内容,所以孩子们兴趣较高,在活动中也显得比较主动、积极。在活动能够中,老师和幼儿的关系的平等的,整个活动氛围是轻松的、快乐的,但整个活动安排的"量"较多,以至于在体验歌曲情绪这一环节中幼儿体验得不够深入,教师引导得也不够。可以将感受乐曲欢快的旋律和体验情绪相结合,进行分段欣赏,让幼儿一段一段欣赏,教师分段营造氛围,进行分析、让幼儿创造性地去表现,这样就可以为后面的完整体验作好铺垫了。
中班音乐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认识身体各部分的基础上感知韵律活动的旋律、节奏和动作特点,边唱边进行简单的韵律活动。
2、能根据音乐指出自己身体的部位。
3、激发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愿望,培养幼儿对韵律活动的表现力。
4、认识头发、肩膀、膝盖、脚。
活动准备:
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重点难点:
能根据歌曲指出身体的部位,边唱边进行简单的韵律活动;在韵律活动中乐于动口、动手,乐于展现自我。
活动过程:
一、复习音乐游戏《青蛙大嘴巴》,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
二、教师念儿歌《头发、肩膀、膝盖、脚》,提问:这首好听的儿歌里都有哪些身体的部位呢?引导幼儿说出头发、肩膀、膝盖等,教师小结。
三、“唱一唱、做一做”
1、播放歌曲,引导幼儿仔细聆听,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2、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幼儿在模仿和练习中根据歌词内容指出身体的部位;
四、乖宝宝,动一动
教师播放歌曲,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进行表演。
活动延伸:
教育幼儿保护身体的各个部位;到活动场地进行比赛,看看谁是最棒的“表演宝宝”,结束。
头发百科:头发,指生长在头部的毛发。头发并不是器官,所以不含神经和血管,但含有细胞。头发除了使人增加美感之外,主要用于保护头部。细软蓬松的头发具有弹性,可以抵挡较轻的碰撞,还可以帮助头部汗液的蒸发。一般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左右,在所有毛发中,头发的长度最长,尤其是女子留长发者。有的可长到90~100cm,甚至150cm,但一般不会超出200cm。
中班音乐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学习弱拍起唱的方法。
2、能根据歌曲的节奏用替换歌词的方法创编歌词。
活动重难点:
学习弱拍起唱的方法,能根据歌曲的节奏用替换歌词的方法创编歌词。
活动准备:
小铃、响板、铃鼓。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做“蝴蝶飞”的律动
鼓励幼儿根据音乐想象,将动作做得优美、舒展。
二、学习歌曲《幸福拍手歌》。
1、倾听教师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性质。
师:听了这首歌你又什么感觉?和《蝴蝶找花》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再次演唱歌曲,用敲小铃的方法引导幼儿在每句句末拍手两次。
3、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重点掌握弱拍起唱的方法。教师利用响板、铃鼓等继续引导幼儿在句末处拍手。
三、创编歌曲《幸福拍手歌》。
1、讨论:高兴的时候还可以做什么?
2、鼓励个别幼儿用替换歌词的方法演唱歌曲的第一句。
3、幼儿学习部分幼儿创编的歌曲,如:拍拍肩、跺跺脚、哈哈笑……
四、表演歌曲《幸福拍手歌》。
幼儿演唱创编的歌曲,并加入相应的动作,如:拍肩、跺脚等,节奏同拍手。
中班音乐教案 篇10活动目标:
1、用肢体语言感受活泼欢快的音乐。
2、了解集体舞头尾轮换的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旅行舞音乐、导游旗、笔。
活动过程:
一、回忆旅行经验,感受音乐的欢快
1、你去过哪里旅游?
2、请你们参加我的旅行团,和我一起去旅行?
二、欣赏旅行音乐,理解并一起游戏
1、听这音乐有什么有趣、好玩的地方。
2、幼儿听音乐,初步理解。
3、你在旅行的时候有什么高兴的事呢?
4、看图谱,理解图谱的意思。今天,我要带你们到哪里去玩呢?
5、用手代替脚表现,熟悉音乐节奏。请幼儿听音乐看指挥在身上做动作。
6、请幼儿听音乐出发了,谁来走走看?引导幼儿音乐到哪里就做相应的动作。
7、出示导游旗,讲解规则。
8、聘请幼儿做导游带队游戏。我要聘请几个导游?
9、轮换做导游,尝试建立规则。怎样让大家都能做到导游呢?
10、幼儿听音乐组团,在库企企的时候变换导游。
三、提出新的旅行点,延伸活动内容
简单小结,幼儿听音乐往外走。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