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大班教案模板集锦七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 篇1活动设计意图:
在以往对幼儿实施科学教育中,我们常常把某一具体事物作为一个教学活动的内容,尽管我们也强调让幼儿自己动手去操作,让他们去感受并获得有关事物特征的经验,但是我们关注的是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不是过程。科、艺整合教育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宗旨,把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诸要素实施整合,以达到科学与艺术教育内容相互渗透、有机结合,通过科学与艺术启蒙教育整合,让幼儿了解浅显的科学知识、简单的艺术表达基本技能;通过科学与艺术启蒙教育整合,全面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创造力,提高幼儿在实际的科学与艺术整合教育活动中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生活中孩子们经常见到蜡烛,例如:过生日的生日蛋糕上、停电的时候应急……我问孩子们想不想知道我们常见的蜡烛还有什么其它的作用时,孩子们的反应十分强烈,对我的问题很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我设计了本节活动,通过对比实验与艺术创作,让幼儿发现"水蜡不溶"的科学原理,引导幼儿对蜡烛的特点有进一步的认知。
活动预设目标:
1、结合生活中对蜡烛的了解,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自己操作探究和利用蜡烛艺术创作,观察发现蜡不溶于水的简单科学道理。
2、幼儿能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和创作自己的想法和作品。
3、渗透严谨的科学认知态度,培养幼儿对科学、艺术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理解"蜡不溶于水"的科学现象。
2、难点: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利用"蜡不溶于水"的科学现象解决问题和艺术创作。
活动准备:
1、幼儿生活中对蜡烛有初步认识;
2、蜡烛若干、打火机一个、透明果冻盒若干、食盐、水粉、毛笔、画纸(以上物品每名幼儿一套);
3、水、容器一个;
4、幼儿分成5组进行活动。
教、学法:
教法:谈话法、提问法、演示法;学法:对比式指导法、操作探究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艺术表现法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烛光,引起兴趣。
1、教师带领孩子伴着音乐进入活动室,在感受美丽又温馨的烛光中进入教学活动。
2、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请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如:滴下来的蜡烛油像眼泪;小火苗会随风"跳舞"……(同时进行安全教育提示)3、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掌握的蜡烛的用途,谈谈自己在什么时候用过蜡烛?(如:停电的时候、过生日的时候、打灯笼的时候……)
二、小组形式进行探究实验,从中发现问题,总结原理。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把融化的蜡油滴到壳子里,你们看看会怎么样?"(教师边说边把蜡烛滴在每组幼儿的壳子里让幼儿进行观察、讨论。)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关于蜡烛的小实验!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盐块、蜡片、装有水的小壳子、搅拌棒。"--实验开始。
师:"现在请每组贴苹果的小朋友把盐块放进每个小朋友的壳子里,小朋友请你们用搅拌棒和老师一起搅拌水,看看有什么发现?"总结:盐和水溶在一起了"请贴苹果的小朋友把蜡滴每个小朋友的壳子里,还是用搅拌棒和老师一起搅拌,你发现了什么?"总结:蜡和水不能溶在一起
三、教师引导,现场示范,自由发挥。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好不好?(出示用蜡画的画纸)你们看,上面有什么?
幼:什么都没有。
师:这张纸上什么都没有,老师用一支毛笔蘸点儿水彩,在这张纸上转几圈,跳个舞,这张纸上出现什么了?
幼:……师:小朋友想不想也来试一试?(请一名幼儿到前面在另外一张纸上画)师:小朋友,我们看XX小朋友画出什么了?为什么老师能在一张空白纸上画出奇妙的画儿,而小朋友却不能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小秘密?
2、(教师边讲边示范)先用蜡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画,然后再用毛笔蘸着水彩涂到纸上,奇妙的画就会出现了。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幼:因为蜡不溶于水。
师:因为蜡不溶于水,在往纸上涂水彩的时候,用蜡画过的地方不容易被水沾湿,就像穿上了小雨衣一样,而旁边没有蜡的地方容易吸水,吸住了水彩,所以老师就会画出这样奇妙的画。你们想不想也画一张这样的画?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纸、笔、蜡和水彩,小朋友在作画的时候每次都少蘸水彩,以免蘸多了滴得到处都是。
3、"小朋友,你们也用蜡烛变一幅美丽的画吧!"幼儿进行蜡烛画创作,并展出作品。
四、延展性实验"小朋友们看!老师画的水上出现了什么?我们看看老师的纸船能不能在真的水上行驶呢。"布置任务:请你和你的爸爸妈妈或者你的好朋友一起动动手动动脑想想怎么能让蜡烛帮助小纸船在真正的水上也可以行驶!
五、幼儿在音乐中把自己的画送给喜欢的老师,并走出教室。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节艺术的科学启蒙教育活动。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其目的在于培植幼儿的好奇心、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将科学教育渗透在美术活动中,有利于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构建科学经验,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与情感。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所以我在活动设计时,尽量让幼儿多进行操作活动,在活动中探索发现。通过孩子的玩和说,来培养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这一活动,目的是想通过让幼儿观察、动手操作,理解蜡不溶于水的简单科学道理,从而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再以变魔术激发幼儿的兴趣,"变"出一幅美丽的水蜡画,使幼儿感到很神奇,然后请一名幼儿到前面在另一张白纸上涂色,引导幼儿发现什么也没有,接着我又示范了一次,从而使幼儿了解了"奇妙的画"的秘密是水蜡不溶。最后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创作自己喜欢的"蜡画"。在这个环节深深地抓住幼儿的眼球,我相信会有许多幼儿能画出非常优秀的水蜡画。这个绘画活动再一次让幼儿感知"水蜡不溶"的原理,实现了科学与艺术双重教育的价值。
在活动结束之前我布置了一个延展性的实验,让幼儿和家长一起通过动手操作 ……此处隐藏3663个字……>2、激发幼儿对种植发生兴趣,会关注植物的生长。环境创设实物教具、种植所需的种子、工具等。
重点与难点
了解种植的基本过程
活动过程:
一、回忆已有经验,知道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
二、讲述故事《开满鲜花的院子》
出示小熊,猜一猜小熊会种什么花?
教师利用实物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
(1)小熊种出的是什么花?
(2)小熊种花时为什么要翻松泥土?
(3)小熊又做了些什么事?
(4)你知道种花的步骤了吗?
三、尝试种植:
1、小熊把它家的院子种满了花,你们想不想也来种些花,让我们的幼儿园变得更漂亮。
2、幼儿来到户外,分工合作。
3、幼儿尝试种花。
4、分享劳动的快乐。价值分析:
通过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拨那个了解种植的基本过程。
通过自己尝试种植,体验互动哦哦那个的乐趣,激发他们关注植物的生长。反思与调整:
大班教案 篇7一、亲亲热热——我在这里
指向:
能分辨自己的名字和同伴的名字,尝试说同伴的名字;能热情地欢迎同伴,感受友好的集体氛围。
过程:
1、请家长带宝宝面向教师席地而坐,成一个半圆,宝宝坐在家长的前面,教师盘腿坐在家长和宝宝的对面。
2、介绍点名游戏“我在这里”。
教师:“老师问‘XX宝宝,你在哪里’。如果你听到自己的名字,就请大声地告诉大家‘我在这里’,然后走到老师身边来,让大家一起来欢迎你好吗?”
请家长帮助宝宝举手示意自己的位置,并鼓励宝宝勇敢地走到教师身边,接受大家的欢迎。
3、继续点名游戏“我在这里”,直到每位宝宝都被介绍到。
二、做做玩玩——连环扣
指向:
锻炼手的控制能力及手部小肌肉力量。
准备:
1、人手1份:红‘黄’蓝3种颜色的连环扣各3个放于小碗中,若干小动物的图片(动物尾巴处打好小洞)。
2、背景音乐。
过程:
1、教师以标准姿势取工作毯、玩具托盘。
2、教师出示小猫图片讲述故事,导入活动。
教师:“有一只小猫,出去捉老鼠,一不小心,小尾巴被门夹断了。尾巴不见了,小猫多伤心呀!我们一起来帮帮它。”
取小碗呈水平45度摆放,将小碗中的连环扣展示给宝宝:“宝宝,我们用这些连环扣来给小猫装一条新尾巴吧!”教师边念提示语(“一个躺下来,一个站起来,嘴巴对嘴巴,‘波’亲一口!”)边示范将连环扣一个一个扣起来。
3、引导宝宝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操作。
教师:“还有几个小动物朋友少了尾巴,请宝宝来帮助它们好吗?”
提示家长:连环扣操作不仅可以训练宝宝手的控制能力和手部小肌肉的力量,同时还可以让宝宝学习按颜色分类,培养宝宝做事的耐心;家长在指导过程中应放手让宝宝操作和尝试,不多加干涉。
家长协助宝宝取工作毯和玩具托盘,宝宝自主操作。教师逐一观察家长和宝宝的操作情况,给予适时的指导。如请家长边念提示语边和宝宝一起操作;在宝宝失去耐心的时候,建议家长可用“XX小动物说‘宝宝帮帮我’”等语言激励宝宝继续。并可尝试和宝宝合作游戏,一人拿一个,进行扣和拉的练习。
4、15~20分钟以后播放背景音乐,提醒家长和宝宝一起収归活动材料。
三、说说唱唱——厨师小猪
指向:
学习用手指捏住书角一页一页地翻看图书,养成安静阅读的良好习惯。
准备:
1、《厨师小猪》大图书1本(自制),手偶小猪1个。
2、人手1个托盘,盘中放粘贴童话书《厨师小猪》1本、小碗1个(内放贴有背胶的相应粘贴卡片1套)。
过程:
1、教师用手偶小猪将宝宝吸引到身边。
教师:“宝宝,看,这是谁呀?厨师小猪今天做了很多好吃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用手偶和图片教具演示讲故事,引起宝宝的兴趣。讲述过程中,教宝宝学说一些食品的名称,如“面包”、“面条”、“饼干”等。
2、出示图书,引起宝宝的兴趣:“厨师小猪还做了不少好吃的东西,都藏在小图书里呢!宝宝,请你自己来找一找好吗?”
3、给每位宝宝发托盘,请家长按教师的提示和宝宝一起阅读。
提示家长:读书的过程中帮助宝宝学会捏住书角一页一页地翻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给宝宝讲述故事的同时,引导宝宝认识书中的几种常见食品,并学习用图片一一对应。
第一遍故事,家长一边指着画一边讲给宝宝听,并让宝宝指认书中的食品。第二遍故事,家长和宝宝一起看书,家长结合故事提问,并让宝宝从小碗中选出食品,贴在书的相应部位。
4、5~8分钟后结束活动,収归托盘和活动材料。
附童话:厨师小猪
有一只小猪会做许多许多好吃的东西,大家都叫他厨师小猪。
一天早晨,厨师小猪又开始在厨房里忙碌了。瞧,他先烤了一个热乎乎的面包,再夹上肉和蔬菜做了一只大汉堡包。接着,小猪烤了三根香喷喷的香肠,蒸了有好多肉馅的大包子。然后,厨师做了个漂亮的小饼干,他把小饼干都放到了盘子里,又在旁边摆上了一杯彩色的冰激凌。可厨师小猪还觉得不够,他又跑进厨房端出了面条和冰糖葫芦。小猪为什么要做这么多好吃的呢?哦,原来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大家要为小熊开一个庆祝会。你看,小猪早就做好了一个三层的生日蛋糕,就等着小熊和朋友们一起来品尝了。啊,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大家一定会非常开心的!
四、开开心心——毛巾毯摇球
指向:
发展手的控制能力,体验亲子合作游戏的快乐。
准备:
人手1条毛巾毯、1个球。
过程:
1、教师出示小球,导入活动。
“这是小球。小球可调皮了,它会干什么呢?”教师演示拍球、滚球的动作。
2、教师示范游戏方法。
教师:“小球还有一个新本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配班教师共同示范:两人各拉毛巾毯的一头,球放在毛巾毯中。“球宝宝要睡觉,摇一摇,摇一摇。”一同晃动毛巾毯,球不滚出。“球宝宝睡醒了,跳一跳,跳一跳。”两人一同抖动毛巾毯,使球跳起但不掉出。
3、引导宝宝和家长合作游戏。
提示家长:请家长蹲下来和宝宝游戏,使毛巾毯两头高度差不多,小球不易掉出;请家长边念儿歌边做游戏,用快乐的情绪感染宝宝。
给每个宝宝发放一个小皮球和一条毛巾毯,请宝宝和家长合作游戏。教师适时指导,提醒宝宝两手要抓紧毛巾毯,不让小球跑出。
4、请家长指导宝宝叠好毛巾毯,然后将毯子和小球归还给教师。
家庭延伸:
在家准备一条毛巾毯和各种不同质地的小球供宝宝练习。还可以两位家长合作,请宝宝做“球宝宝”来玩游戏,这将有助于宝宝平衡能力的发展。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