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12-17 20:11:27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0篇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0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简要说明】

《俗世奇人》奇妙双绝,奇在人物,妙在故事和语言。小说的成败是以人物为准的。那着一袭黑衣却不沾白点、那挥舞朴实刷子却悠然享受、那道出人生教诲却举重若轻、那守望平凡却追求卓越的刷子李令人暗暗叫绝,那形神兼备出神入化的精湛描写、那曲折有致丝丝入扣的情节、那津味十足本色朴素的精妙语言也令人拍案称奇。另外,这是一篇微型的民俗小说,人物的理解除了从自身个性魅力来解读外,还可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道风景来解读。本课教学便基于以上认识展开。在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教学理念:语文是审美的、语文是个性化的、语文是人文的。本课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解读,立足于创设对话课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刷子李之奇,感受刷子李个性魅力。

2、了解本文的情节艺术、感受鲜明的语言特点。

3、了解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初步培养重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的一波三折的写作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挑战群英会》绝活表演,上课后顺势导入。检查预习情况。

二、感受刷子李之魅力

1、读课文,以的故事为题说说初读课文的第一印象。

2、了解刷子李之奇。请同学找出描写黑衣白点的句子,理清情节:

传说白点──未见白点──发现白点──揭秘白点,并选出几个关键副词:果然──居然──竟然──忽然,让学生对比、了解作者匠心之独运。在学生探讨后教师归纳:一袭黑衣衬奇绝、悠然刷浆显奇绝、一番教诲表奇绝。

3、探讨:

刷子李自订规矩的做法傻不傻。以期加深对刷子李形象的深入理解。

4、每人以第二人称的方式说一句话表达对刷子李形象的理解:

如:你是一个平凡的刷浆师傅,却刷出了一片精彩!学生发言后将其发言缀连成诗,拟诗名。

三、感悟刷子李形象意义

1、教师作一小诗,留点睛之笔请学生填补:

你从茫茫人海中走来,

朴实得如同你手中的刷子,

一袭黑衣,诠释了铮铮诺言,

一手绝活,演绎了永世精彩,

一番教诲,书写了人生传奇!

于是,我们明白了:

2、引申刷子李形象意义:

引出作者介绍,刷子李还可作为民俗文化风景来解读,初步培养学生重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

3、教师结语。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在阅读中个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

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

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

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

第2自然段。

奇异

第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

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长:504千米;平均深:2268米;最深:6009米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3、指导朗读:

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

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

山异 (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

齐读5自然段。

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

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壮丽 1、大拐弯的神奇(传说)

2、长、深、窄(世界之最)

神奇 3、自然博物馆

4、动物王国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侯、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课前准备】

1、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2、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新词。

3、生字词卡片及白鹅的挂图(或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梳理要点

1、阅读单元导语。

2、读后交流:

你知道了什么?

(老师从三方面引导与梳理:学习内容、课文特点、学习要求。)

3、揭题,引入本课。

(可结合出 ……此处隐藏7778个字……拉尔说自己又有了家,是因为。)

请你结合第五节内容说一说。

③一起朗读3、4两节。

6、展开想象复述课文

(1)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复述课文中的展开想象复述。复述时要把故事讲清楚,还要选择其中的一处展开想象,把故事说具体。

(2)自由准备

(3)指名说。

(4)教师指导

(5)再复述。

7、在这个世界上……(出示第五节)学生读

(1)学了刚才的两个故事,你对这两句话会有更深的理解。(出示)

(2)家究竟是什么?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对关联词,谈谈你的体会。

(虽然……但是…… 不仅……而且……)

①小组准备

②指名4-6人。

8、再读第五节

(1)准备背诵。

(2)有感情地背诵。

(三)总结全文。

1、家是一个避风的港湾,我们可以在这个家里栖息。

家是一个温暖的小窝,我们可以在此享受天伦之乐。

家是一个倾诉的地方,我们可以把苦恼和喜悦诉说。

家不需要有多么华丽,只需要有许多火热的心在一起,只需要有亲情和爱!

2、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充满亲情的照片,让我们欣赏这人世间最美最动人的精彩瞬间,让我们为亲情为爱,唱起那首熟悉的歌。

板书设计

16.家是什么

别墅≠家 女儿=家

家=亲情、爱

本课小结 在这节课上通过学习,学生从家是什么?这个文中提出的问题,给予了概括总结的答案:家是充满亲情的地方,家是避风港、加油站、心中的驿站、温暖的河,从家的概念到家庭亲情事例,从小家到国家,从美满的家庭谈到孤儿院,懂得有了亲情,有了爱,才有了真正的家。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 看一看,比一比组词。

公()日()展()

翁()旦()辗()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欲出又止”、“踌躇”、“若无其事”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感情朗读、想象说话等语言实践活动,发展历练语言;

3、利用阅读期待,引发学生的情感冲突,在反复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层次地感悟自然之道。

教学重点:在学生的情感体验基础上,通过朗读、劝说、想象等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语言,进而感悟“自然之道”。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写导入,引发阅读期待。

师:同学们,听老师的提示我们来默写几个词语,请两个同学上黑板默写。

(1)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争先恐后)

(2)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鱼贯而出)

(3)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愚不可及)

(4)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气喘吁吁)

(5)一个劲地责怪自己,特别后悔。(后悔不已)

(6)吃得特别饱。(饱餐一顿)

师:(出示一段内容)选择默写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结果让食肉鸟()。“我们”()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真是令人()。

二、切己体察,揣摩“自然之道

三、1、师: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后悔不已,这到底是一件什么事呢?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上岛,去看个究竟。

3、当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我们看到了什么事?(嘲鸫啄幼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你看到的事情。

①现在老师请一位学生来扮演幼龟,(出示课件)一位同学来帮他配音。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一会儿请你们来当小评委,评评这两个同学的表现。随机让学生理解:“欲出又止”踌躇不前”。

②采访幼龟: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③、幼龟踌躇不前,欲出又止是有道理的,你看“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④、你们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幕。

⑤把你的体会用朗读表现出来,全班齐读。

4、感情朗读人物的不同反应

(1)面对这样揪心的一幕,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我和同伴、生物学家向导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课件出示:“我和同伴紧张地??呼喊。

指导读出我们的焦急来,读出向导的漠然和若无其事。(指名读,男女生读)

(2)老师当向导,学生当同伴再读。

5、说话练习

假如你们也在场,听到向导说的这句话,你们心里会怎么想,会怎样对向导呼喊?

(1)师引读:在大家无知而又激烈的逼迫下,(课件出示)向导(大家读)极不情愿地??飞走了。理解:极不情愿、颓丧

1、 三、直面惨状,感同“自然之道”

师:嘲鸫颓丧地飞走了,我们救了一只可爱的小幼龟(板书:救了一只好事),我和同伴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你们赞同吗?

2、 (课件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 请同学们自由读5-8自然段,说说我们蠢在哪里?

3、 课件出示画面:(群龟被食)

4、 指名回答。

①理解“鱼贯而出”。

②想象说话: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时,他们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

5、 师小结:救了一只,害了一群(板书)我们真是愚不可及!

6、 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我们怎么补救的?

7、 找出我们救小海龟的动词,说说你的体会。

8、 小结:今后在写作文中,描写比较紧张的场面时,也可以用上一连串的动词,使作文更生动。

9、 虽然我们做了补救,但于事无补,此时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心里会想些什么:

10、 难怪向导会发出悲叹:??

①悲叹能不能改为感叹呢?

②指名读,齐读。

四、抒发心声,内化“自然之道”

1.感情朗读

如此的愚不可及,造成了惨痛的结局。这3个自然段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复杂的感情。好好读读,读出我们的悔恨、痛苦

2、师:现在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向导之前说的那句话(出示向导的话,齐读)还会指责他吗?现在你该如何体会“自然之道”的含义?

3、你想给人类怎样的忠告?

五、作业

1、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2、留心观察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

六、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救了一只好事

愚不可及

害了一群坏事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